中藥超微粉碎技術帶來的問題與思考
發布時間:2014-08-06
瀏覽量:2403
中藥超微粉碎給中藥劑型改革和中藥現代化帶來了一場革命,越來越多的由于提高了細胞破壁率、比表面積、有效成分溶出度、生物利用度,能增強藥理作用、減少用藥量、節省藥材和保護藥材資源,同時還可改善氣味、口感,提高藥品質量。然而也存在一些問題:
目前中藥超微粉碎及超微制劑相關名稱較多而混雜,有的內涵較模糊;中藥微粉生產缺乏統一的標準;臨床研究的報道相對較少,復方、外用藥研究相對較少;在動物實驗方面,單味藥、復方均已涉及,主要從藥粉的粒徑、均勻度、細胞破壁率、比表面積、部分中藥成分的溶出度、藥理作用、質量標準等方面進行研究,從藥代動力學角度研究的少,藥理作用的研究尚需深入。
一些中藥的超微研究已從藥理作用的角度確定了最佳粒徑,但很少從藥化、藥物毒副作用的角度進行系統深入的研究,如藥物粉碎到什么粒徑時,既能達到最佳的療效,同時還有適宜的流動性和分散性,便于保存,并且不會產生新的不良反應或毒副作用。
中藥超微粉碎后其物理性能、化學性能、毒副作用可能發生改變,其臨床配方、劑量也可能發生變化,其制劑成型、體內吸收、片劑硬度、崩解等,這些都有待于進一步研究。對微粉化技術在中醫臨床的應用,有賴于中藥基礎和臨床研究工作的加強。
中藥超微粉碎技術在發揮單一藥材藥效方面有很大的優勢,但對于復方制劑特別是傳統中醫方劑中需要煎煮使用的中藥,它是否適合還值得探討。許多研究證實,很多中藥煎劑中單一成分有些無藥理作用或藥理作用很小,但當與其他藥材共煎后就會產生很強的藥效,說明在煎煮過程中發生了化學變化。這種作用不是將單一藥材超微粉碎后簡單混合就能產生的。因此,這一先進的技術在中藥中的應用還需要進一步考察和研究。
相關產品:超微粉碎機
